时间:2022-10-04 12:25:51 | 浏览:746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9月9日上午,市新闻办举行烟台市“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山区专场。莱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蒋海华发布了该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开展等情况信息。莱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创新推进重点工程、深耕宠物产业以及如何复苏服务业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考验,莱山区上下齐心协力、各条战线合力攻坚,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逆势取得一系列成绩。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达到42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6%、达到4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领先。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吸引人口、人才大量涌入,莱山区常住人口较第六次普查净增10.4万人、是全市人口流入最多的区市,总数达到40.2万人,全区在校大学生达到9.2万人。
今年上半年,莱山区在全市半年模拟考核中列13区市第3位,在“极为困难、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形势下,交出了一份“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的“期中答卷”。
重点突破
发展质效迈上新台阶
精准精细抓经济运行。将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解为10个领域、26项细分指标,全部实行台账式、目标化管理,对照指标抓企业扶持、项目建设、升规纳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遗余力抓项目建设。10天完成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75.3亩土地征迁任务;11天完成市疾控中心147亩土地征迁任务。9个省重点、2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复工,投资完成率均居全市第2位。
靶向发力抓企业帮扶。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营商环境专班、服务企业专员等工作职能,推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累计走访企业800余人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保持全市前列。大力开展“双推双促”,推动万华化学集团与莱山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新培育“四上”企业36家,全市第三。橙色云平台获评烟台市首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金正环保新晋省级“独角兽”企业。
高标谋划
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
按照“北优、中融、南拓”的思路,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院对区政府区片、凤凰湖-凤凰山区片、动能转换区等重大区片更新项目进行策划设计,招引大商强企整体开发,区政府区片已获得28.5亿元银行授信。全域推行土地使用权依法回收,依靠和发动群众,破解旧改“尾留户”征迁难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区旧改工作,交付安置房24.3万平方米。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总抓手,创新开展“美好社区”创建、“本色行动”、物业管理水平提升等10大专项行动,累计治理违建1810处、70.1万平方米,“三平一齐一通透”绿化模式在全市推广。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新院启用,全区三级医院达到3家;引入鲁东大学高校资源合作办学,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投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布局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27个精品产业项目,高标准打造首批41个美丽乡村。社会大局持续安定,全面提升疫情防控“五大能力”,严守疫情防控底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四分类”,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强县。
产业兴区
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莱山区实体经济起步于工业,目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33家,“独角兽”企业2家、数量全市第1,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94家,数量全市领先。工业增加值从建区时的4亿元增加到118.3亿元,28年间增长30倍。
莱山区坚持发展工业经济不动摇,推动“工业立区”的莱山加速向“工业强区”迈进:年内推动核电、环保、宠物用品等产业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3年内高端装备制造、核电装备、节能环保、宠物用品、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全部迈入百亿级。
莱山区北部发挥滨海资源优势,整合政府周边行政办公旧址、国家部委闲置用地、滨海特色文化街区等资源,打造滨海总部花园,以“总部赋能”深化高端产业发展;中部对低效商业区、产业区实施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平台经济等高端服务产业,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南部加快推进烟台植物园产业植入、长荣水泥厂工业遗存升级、野生动物园开发建设、瀑拉谷多元发展,以文旅融合赋能南部大开发。
下半年,莱山区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精神,紧紧盯住年初目标、承诺书目标、市级引导性目标不放松,坚持精准精细抓经济运行,逐项分析短板、找准具体支撑、靠上攻坚突破,不断做大经济总量、调优经济结构,奋力为烟台市“走在前、开新局”贡献更多“莱山力量”。
YMG全媒体记者 李冰 通讯员 蔡传建
责编:马跃
审校:刘岩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市委召开的这次“三明三强”大会,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非常适时、非常重要。通过两天多的集中学习,心里越来越亮堂,更加清晰莱山的定位,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必须苦干、实干、创新干;身上越来越有劲,更加感到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必须头拱地、往前冲
一个新区建立,常常会以区内下辖的某个镇命名。比如烟台莱山区新建时,就以唯一成建制的镇莱山镇命名。而命名一个镇,则常常会以镇驻地所在的村命名。比如莱山区初家街道(原芝罘区初家镇)就因驻地初家村而命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然而也有例外。 比如,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9月9日上午,市新闻办举行烟台市“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山区专场。莱山区委副书记、区长蒋海华发布了该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开展等情况信息。莱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创新推进重点工程、深耕
凤凰湖周边规划48公顷城市公园成为莱山区城市发展最具活力地带大小新闻5月8日讯(记者 邹春霞)记者从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日前,烟台市莱山区凤凰湖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公开发布招标公告。公告称,凤凰湖区域位于莱山区凤凰山南麓。随着凤凰南路的
干字当头 比学赶超[编者按]4月25日至27日,烟台市委、市政府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会上书面印发了芝罘区、福山区、海阳市等10个县市区的发言材料汇编,各县市区围绕贯彻落实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精神和“五比”大竞赛大比武活动,谈下
目前,烟台六区中,莱山区、芝罘区和开发区是目前公认开发最好的,也是置业的第一选择。而其中,开发区和芝罘区更像是两个核心,一个坐镇中心,辐射东部;一个专心向西发展。对于莱山区,看上去好像发展不是太快,但是居住的话,很多人会建议你选择这里,为什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14日讯(衣文萍)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近日,莱山区成立“菁聚莱山”人才服务联盟。人才服务联盟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需求为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6日讯(YMG 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近日,莱山区成立“菁聚莱山”人才服务联盟。联盟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3日讯 以创城为契机,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开展户户通工程,狠抓辖区环境卫生治理,以改善辖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为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力。在莱山街道千金村的一个场院内,集中堆放了户户通工程所用到水泥
(房天下王木木)莱山区以其是烟台市政府所在,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高校资源、交通、文化娱乐配套,成为很多购房者心中的“白月光”。不管怎么样,总归要在莱山买一套房,是很多人心中的执念。只不过,理想和现实,差距有点远。如果问烟台六区,哪个区域的新房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
大众网·海报新闻通讯员 康圣洋 曲紫椿 烟台报道18个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完成审批手续,31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发放,累计投资235亿元……一组数字,概括了烟台市莱山区“拿地即开工”制度创新的成效。自出台“拿地即开
记者 闫丽君 通讯员 曲紫椿一站式办理、一对一服务、创新“并联办理”……今年以来,莱山区在提升效率和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域不断推出新举措,力争做到流程简无可简、时限压无可压、服务贴心精准。16日,记者从烟台市莱山区
18个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完成审批手续,31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发放,累计投资235亿元……一组数字,概括了莱山区“拿地即开工”制度创新的成效。自出台“拿地即开工”政策以来,一幕幕工程审批的蝶变在莱山区这片热土不断
乐居买房讯(编辑 迟家玉)2019年,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大环境下,烟台楼市涨势已明显回落,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加浓厚!虽然在刚过去的“金九”中,不少热盘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但有专家分析,“金九银十”也是促销和降价迭出的一个月,仍然掩盖不住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