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22:20:40 | 浏览:1151
王郁洋作品《迪奥的奇闻》 2011年“迪奥与艺术”展览现场
2017年台北展览现场
张洹作品
陈漫作品
◎俊蕾NNHR
2021年11月23日,“迪奥与艺术”展(ART’N DIOR上海站)在西岸艺术中心落幕。为期十二天的展览分为实物和图像两条支线。位于布展动线中心的是实物手袋展,邀请来自全球不同性别、不同族裔和不同国度与地区的十二位艺术家为经典款迪奥女士手袋进行廓形创意再造,着力证明“戴妃包”是值得拥有的“It Bag”,类似于米其林美食指南中的“必比登”餐厅。同一个展区空间中,还有散布在实物展廊墙面上的数十张摄影图片,都是围绕LADY DIOR同款手袋的命题照片。其中,引起舆论一片哗然的陈漫摄影作品,就布置在新媒体艺术家王郁洋作品《迪奥的奇闻》背后的白墙上。
然而有趣的是,《迪奥的奇闻》由央美新生代艺术家受邀完成,是专为上海站迪奥展而作的百分之百全新品。这次亮相在西岸艺术中心是处子首秀,在迪奥先期发布的官宣新闻中作为名家、新人、高光点多次予以强调。而出自摄影师陈漫之手的图片则是迪奥同名系列展中的老面孔了,早在2017年暑期,已经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101购物中心4楼都会广场参展,当时的图片命名为“Reserved Pride”,作者介绍是“国际视觉艺术家”。
再从布展空间的细节更进一步来看,陈漫这幅摄影作品在2017年台北101大楼的展出中背负更多的视线引流职能。其展位正在展览入口处的左手边,与写有展览全称的中心展板平齐,可以说妥妥占据了一个不是C位、胜似C位的注意力首位。那么,它在当时引起公众视野的关注了吗?不是说不多,只能说一点也没有。以至于时至今日还有相当数量的互联网用户误以为这幅照片是和其他一些迪奥联名展品一样属于艺术家的新近创作,并因此愈加愤懑不平,认为该作从表象元素到潜在暗示,无不充斥着东方主义的刻板偏见,并在得知摄影者的国族身份后追加差评,诸如“自我东方化的凝视窠臼”“西方文化领养儿”等名词概念,乘着情绪的力量和文化自尊的集体心理导向,再经过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后,已经构成了舆论场中的多数派共识。
一件展品在时隔四年后的多地转场中突然引发公众注意,现象级讨论的热度已经不是关于东西方审美的差异性思辨所能涵盖的了。同样,指责情绪代入者们过于玻璃心和试图依靠审美多样性来说事儿的洗地派一样是避重就轻的。真正需要梳理和直面的,是奢侈品艺术化的全球商业战略在当代语境下的失灵或自闭反弹。
在我指导过的来华留学生学位论文中,有一位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学硕士,她的选题是一线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艺术化营销。经过田野化的现场调查与市场财报数据显示,顶级奢侈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份额主要来自于礼物消费的交流需求。隐藏在这个观点背后的现实性两难正是海外奢侈品倾销在全球化时代的遭遇。
一方面是旧时代累积建立起来的等级性审美话语权受到数量众多的新晋“快时尚”的活力冲击,另一方面是奢侈品在首次售出离柜后,往往因为其特殊的定价规则而再次、甚至是反复多次地进入其他层级的交易流通。打着闲置、二手、回收、变现等旗号的实体店面和互联网交易平台将更为大量的潜在买家牢牢吸附过来,在品牌原有的形象定位之外,重构出一套“只要肯吃土人人皆奢侈”的大众话术。
由此导致的局面变动是,品牌估值超级昂贵,但是单品价格有所松动。具有高度辨识性的经典款出现售出量和换手率的双高,实用价值进一步缩水的同时,流通速率大增。频繁出入奢侈品用户群的新顾客们再次促生了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功能转型,从习以为常的仪式性膜拜艺术,转向了大众化的展示性艺术。相应地,奢侈品牌竭力营造的传统与创新共在的艺术化营销策略就越发显得文不对题。
再来看一看与陈漫人像摄影并置的实物展品,那个名为《迪奥的奇闻》的高概念包。从附带的创作阐释中可以发现,该作品叠加使用新媒体技术,将文字材料转换为计算机二进制编码后,再运用3D打印技术加以生成输出,意在表达汉语中“包”字的特殊所指,“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创作者说他的作品“呈现了一个隐形的,可以随时被旁边光线折射影响的一个包的概念。”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是,即便他的这个包已经先在地想要吸收周边出现的光线,然而舆论热议中的大众视线还是完全漠然地绕过他和包的存在,直接与陈漫摄影中的反常面孔进行视线对接。而且,闻讯赶来的话题围观者越来越多地主动加入对视队伍,将这场原本以贵妇手袋为核心展览物的初始策划完全带偏,宣泄出大众情绪蔓延中的被冒犯、不认同。
2011年第一次开启的LADY DIOR多媒体巡回展第一站就选在上海恒隆广场的中庭进行,当时展出了包括大卫·林奇在内的十二位艺术家的跨界联名作品。之后,迪奥品牌越来越稔熟于视觉艺术的联动,一路经过东京、首尔、圣保罗、米兰和柏林等城,展出“LADY DIOR我之所见”(LADY DIOR AS SEEN BY)。恐怕承担策展任务的法国高级时装屋怎么也没想到,十年国际化旅程后重返上海,一项并非新品的图片展示竟然受到民意舆论的强力狙击。
除去该展品的自身偏差之外,迪奥艺术展的策略失灵也是深层原因。看似灵活地保留一部分展品,再联合当地艺术家进行概念性新创作,其中的悖论就在于,逐渐板结的品牌没有真正面对奢侈品市场下沉的真实现象,仍然固守着看似开放、其实封闭的内循环系统进行布展。由观念自闭而导致的策略失灵和舆论反弹迟早都会爆发,陈漫和她的旧作只是这场事件中的引线。接下来可能发生哪些调整?需要在新一年的迪奥艺术展中见出答案。
嘉宾:周婷,贺斌|一|是什么让爱马仕经久不衰?周婷:大家晚上好!“爱马仕为什么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品牌,劳斯莱斯。当时我们业内对它的评价是“劳斯莱斯永远是劳斯莱斯”,这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评价是品牌最无上的荣耀。爱马仕在奢
爱马仕爱好者看过来!这次优奢易拍为大家盘点了爱马仕全部皮质和色系,炒鸡干货,赶快收藏起来! Togo、Clement、Epson作为Hermes家最常见的皮质,颜色的选择范围也是最多的~从冷色调到暖色调,暗色到亮色,经典色到新潮色,爱马仕家
本次小奢为大家整理了CHANEL全系列包包最新的行情价,大家还想看哪个品牌的包包,记得告诉小奢哟~二手奢侈品CF随着前段时间的涨价,CF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也是起起伏伏,在现阶段小号的保值度是整体来说最高的,而MAXI的折价率是最高的。二手奢
当当,大家期待的10月大牌包包人气榜单来喽,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朋友上榜了呢?Chanel19再次重回榜首,果然大家对于19的热爱还是很高的呀~帅气随性的气质出街回头率不要太高哟~Celine的凯旋门腋下包,这款棕色老花款的腋下包不要太适合秋
本月的人气榜单准时为大家奉上啦!快来看看7月份最受欢迎的都有哪些包呢?本月LV Neverfull历时几个月又重新荣登榜首,王者还是王者~毕竟人家耐用又能装,颜值也在线,让我恭喜王者再次登顶!作为被复刻过无数次的马鞍包,也是受到万千男男女女
【索沃内推】:提供留学申请、工作求职、背景提升一站式解决方案,指导过近千名学生成功求职,以内推形式帮助百名学生进入投行、券商、咨询、四大、快消等。关注公众号:【索沃内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证券、基金、VC、PE、
香奈儿2021年最新人气榜新鲜出炉啦~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包包吧~荣登榜首的就是香奈儿的经典口盖,虽然它已经经历了N次涨价,但还是打消不了大家想拥有它的信念,由此可以看出他有多热门了~而它的二手行情也是一直水涨船高,当之无愧荣登榜首之座!
王郁洋作品《迪奥的奇闻》 2011年“迪奥与艺术”展览现场2017年台北展览现场张洹作品陈漫作品◎俊蕾NNHR2021年11月23日,“迪奥与艺术”展(ART’N DIOR上海站)在西岸艺术中心落幕。为期十二天的展览分为实物和图像两条支线。
□蒋璟璟关于奢侈品牌的广告争议再次沸沸扬扬。近日,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因一幅摄影作品引发网络热议,照片中的女人眼神阴鸷,脸色暗沉,涂着厚重眼影,戴着清朝护甲……许多网友怒批有“丑化亚裔形象”之嫌,迎合西方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据了解,
科技日报2015-03-24 03:49:00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迪奥(Dior,简称CD)是奢侈品品牌。但是它如何成为奢侈品却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这家公司在最新发布的2015财年一季度业绩里,表现出了免疫于其他奢侈品同行低迷状态的经营能力
迪奥(Dior)简称CD,1946年创建于时尚之都法国。全球每日搜索量20万次,位居时尚奢侈品类第7位,品牌价值位居全球时尚奢侈品类第9位。1995年,迪奥经典包款Lady Dior手袋赢得戴安娜王妃的青睐,令该款包包声名鹊起,大受热捧。D
迪奥作为首席助理站在设计师罗伯特·皮奎特身后文|砺石商业评论,作者|刘国华 ,策划|刘学辉划重点: 迪奥成立于1947年,至今有72年的历史。在《财富》杂志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中,迪奥排名第208位,是奢侈品品牌的最高排位,亦
记者丨张馨予编辑丨周卓然近月来,LVMH集团和爱马仕集团都在新建工厂和扩大产能。今年1月,LVMH集团主席兼CEO Bernard Arnault宣布将在2019年新开4家Louis Vuitton工作坊,其中3家在法国,1家在美国德克
艺术品的本质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道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
10月16日),有网友爆料迪奥(Dior)校园宣讲会上展示的中国门店地图缺少中国台湾地区,在学生提出质疑后,该宣讲会负责人的临场回应却令现场观众愈发不满。今日凌晨,Dior发表声明称个别员工的错误言论不代表LVMH和品牌的立场,Dior始终